在职研究生
北京千才网 > 在职研究生班

历史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史专业课程研修班

地点北京
费用24000元
学制2年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史专业课程研修班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历史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决定在北京举办本课程研修班。

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和我院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中国古代史开设课程如下:

研究方向领域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史、法制史、中外交流关系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思想文化史、民间宗教史、边疆民族史、清史、历史地理学、中国佛教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唐诗与唐史、《资治通鉴》研究、历史文献学、新史学及其理论与方法、灾害史、环境史等
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方法课
史学研究方法
人类学方法论
学科基础课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研究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专业外语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专业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选修课
隋唐五代史研究
清代人物研究
宋史研究
讲座课程
本课程邀请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教授,结合业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精彩各异的理念观点。

师资力量

名师
职称(行政兼职)
研究方向或领域
孙家洲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国学院执行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已出版《韩信评传》、《命运与性格的对话——再品〈史记〉的人物、故实、思想》、《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合著)、《史说心语》等。曾经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包伟民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等。近来主持编集大型史料图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中华书局2012年起)。
刘后滨
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隋唐五代史,已出版《盛唐政治制度的研究》、《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大唐开国》、《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资治通鉴二十讲》等著作、教材。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
牛润珍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城市史等。已出版《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陈垣学术思想评传》、《古都邺城研究——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探源》、《20世纪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等。
韩树峰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秦汉史、社会经济史、法制史。已出版《汉魏法律与社会》、《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秦汉法律文化研究》等。

招生对象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思想政治表现好,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可报名参加学习。

学制学费

学费:24000元
学制:2年

汇款信息

结业证书

1.学员完成课程设置中所规定的课程并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获加盖学校钢印和红章的《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结业证书》。
3.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取得国家承认学士学位)可按我校有关规定申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4.该学位证书与统招生学位证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与社会认可度。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9480917
  • 联系人:王老师、陈老师

课程咨询:王老师、陈老师,电话:010-59480917